外科烧伤
掌握——掌握热力烧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
熟悉——烧伤休克的诊断和防治、烧伤感染的诊断和防治
(注:本整理中有部分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,请谨慎查看)
——别当我没说过哦
一、概述
➢ 烧伤——通常指由热力、电流、化学物质、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。
➢ 热烧伤 ——是指热液(水、汤、油等)、蒸气、高温气体、火焰、激光、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(钢水、钢锭等)所引起的组织损害。
通常所称的烧伤,一般指热力所造成的烧伤(临床上也有将热液、蒸气所致的烧伤称之为烫伤),其他因子所致的烧伤则冠以病因称之,如电烧伤、化学烧伤等。
➢ 根据烧伤病理生理特点,一般将烧伤临床发展过程分为体液渗出期(休克期)、急性感染期、创面修复期和康复期四期,也有将后两期合并,称为修复康复期。各期之间相互交错,无明显界限,烧伤越重,其关系越密切
二、烧伤面积判定
是指皮肤烧伤区域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。有多种估计方法。国内常用中国九分法和手掌法。
皮肤约占体重的16%,BSA 1.2-2.2平方米, 厚度 0.5~4mm
小儿烧伤面积测量
1、头大:
烧伤面积=9+(12-小儿年龄)
2、下肢短:
烧伤面积=46-(12-小儿年龄
手掌法
三、烧伤深度的估计
(重点)
一般采用三度四分法
关键判断是基底层和真皮层(生发层)是否被破坏
生发层——基底层+真皮层
Ⅰ度烧伤
又称红斑性烧伤。
为表皮角质层、透明层、颗粒层的损伤,局部红肿。生发层健在,增殖再生能力强。常于短期内(3~7天)脱屑痊愈,不遗留瘢痕。可有色素沉着,绝大多数可在短期内恢复至正常肤色。
Ⅱ度烧伤
又称水疱性烧伤,根据伤及皮肤的深浅分为:
(1)浅Ⅱ度烧伤
伤及真皮浅层,部分生发层健在。局部红肿,有大小不一的水疱,去除水疱腐皮后,可见创面潮红、脉络状或颗粒状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网。创面质地较软,温度较高,疼痛剧烈,痛觉敏感。若无感染等并发症,约2周可愈。愈后可有色素沉着,不留瘢痕,皮肤功能良好
(2)深Ⅱ度烧伤
伤及真皮乳头层(真皮层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)以下,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。局部肿胀,间或有较小水疱。去除表皮后,创面微湿、微红或红白相间,触之较韧,感觉迟钝,温度较低,拔毛感疼痛。可见针孔或粟粒般大小红色小点,伤后1~2天更为明显。由于残存真皮内毛囊、汗腺等皮肤附件,仍可再生上皮。如无感染,一般3~4周可自行愈合,愈合后有瘢痕或瘢痕收缩引起的局部功能障碍。
Ⅲ度烧伤
又称焦痂型烧伤
全层皮肤烧伤,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、内脏器官等。创面蜡白或焦黄,甚至炭化。硬如皮革,干燥,无渗液,发凉,针刺和拔毛无痛觉。可见粗大栓塞的树枝状血管网。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,3~4周后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,创面修复有赖于手术植皮或上皮自创缘健康皮肤生长。愈合后多形成瘢痕,正常皮肤功能丧失,且常造成畸形。
对烧伤深度的估计,也有 “四度五分法”, 在三度四分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成,它将三度四分法的Ⅲ度烧伤再分为Ⅲ度(全层皮肤烧伤)和Ⅳ度(伤及皮下、肌肉、血管、骨组织),其余不变。
(选择C)
四、烧伤严重程度判断
五、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
休克期:Acute humor exudation stage (Shock stage) :
伤后6~12小时内最快,8小时达到高峰!!(非常关键)持续24~36小时,严重可延至48小时以上。
感染期(Infectious stage):
(1)水肿回收期;
(2)伤后2~3周,组织广泛溶解阶段。
修复期(Repair stage):
(1)浅度烧伤自行修复;
(2)深Ⅱ°烧伤上皮岛状融合修复 ;
(3) Ⅲ°烧伤靠皮肤移植修复。
康复期(Rehabilitation stage):
(1)瘢痕影响外观及功能,需锻炼、体疗和整形;
(2)器官功能损害和心理异常需恢复过程;
(3)瘙痒、疼痛、反复水泡甚至破溃感染,全身不适等往往需较长时间
六、烧伤治疗原则
(一)小面积浅度烧伤
按外科原则,及时给予清创、保护创面,大多能自行愈合
(二)大面积深度烧伤
- 早期及时补液,迅速纠正休克,维持呼吸道通畅;
- 使用有效抗生素,及时有效地防治全身性感染;
- 尽早切除深度烧伤组织,用自、异体皮移植覆盖,促进创面修复,减少感染来源;
- 积极治疗严重吸入性损伤,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脏器功能障碍;
- 早期重视心理、外观和功能的康复。
七、现场急救、转送与初期处理
(一)现场急救、转送
1.迅速去除致伤原因
(1)灭火:尽快扑灭火焰、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。
(2)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。
(3)及时冷疗: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,减轻疼痛、减少渗出。
2. 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情况
如心跳及呼吸停止、对大出血、严重中毒等。
3. 妥善保护创面
在现场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,或行简单包扎后送医院处理。避免用有色药物涂抹,增加对烧伤深度判定的困难。
4. 保持呼吸道通畅
火焰烧伤常伴烟雾、热力等吸入性损伤,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合并CO中毒者应移至通风处,有条件者应吸入氧气。
5. 其他救治措施
①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加快输液,现场不具备输液条件者,可口服含盐饮料,防单纯大量饮水发生水中毒。转送路程较远者,应留置导尿管,观察尿量。(尿量要求在后面有写)(烧伤休克那里)
②安慰和鼓励病人,使其情绪稳定。疼痛剧烈可酌情使用地西泮、哌替啶(度冷丁)等。
6. 转送
严重大面积烧伤早期应避免长途转送,烧伤面积较大者, 如不能在伤后1~2小时内送到附近医院,应在当地积极抗休克治疗,待休克被控制后再转送。必须转送者应建立静脉输液通道,途中继续输液,保证呼吸道通畅,途中最好有医护人员陪同。
(二)入院后初期处理
每小时尿量(30~50ml)
见尿补钾(尿/h>30ml)>50说明补液量合适
八、烧伤休克
(一)临床表现与诊断
(二)休克防治(重点)!!!
• 补液治疗是防治烧伤休克最重要的措施,在按补液公式进行“容量补充”的同时,还可给予心肌保护或心力扶持药物,进行“动力扶持”。
• 补液量常根据病人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。
• 补液公式: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:成人每1%Ⅱ、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液1ml和胶体液0.5ml(胶体及电解质比例为1∶2;小儿为1.8ml,婴儿为2ml),另加基础水分2000ml。 伤后前8小时内输入一半,后16小时补入另一半。伤后第2个24小时补液量:胶体及电解质均为第一个24小时实际输入量的一半,5%葡萄糖溶液补充水分2000 ml(小儿另按年龄、体重计算)。
(总结一下公式:第一个24h总液体量=体重×烧伤面积(不带百分比的数字)×1.5+2000)(晶体和胶体请记一下)
广泛深度烧伤者与小儿烧伤胶体及电解质比例可改为1∶1。第二个24小时,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,水分补充仍为2000 ml。
补液公式只是估计量,应仔细观察病人尿量、精神状态、皮肤黏膜色泽、血压和心率、血液浓缩等指标,有条件者可监测肺动脉压、肺动脉楔压、中心静脉压和心输出量,随时调整输液的量与质。
先快后慢,——先快速补充水分,后面慢慢降下来
先盐后糖; ——先用盐水保证渗透压
先晶后胶,——渗透压的原因(我不确定)
见尿补钾; ——尿量>30ml可进行补钾
适时补碱。——防止代谢性酸中毒,常补充碳酸氢钠
尿量——24h不低于400ml
(选C)(看选项里的尿量范围,基本就是无尿(<10ml)少尿和正常的区别临界值)
(选A)
(三)休克监测
九、烧伤全身性感染
(在这后面的可能没那么重要,上课没有细讲)
(一)烧伤感染的主要原因
(二)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
(三)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原则
十、创面处理
(一)简单清创
指烧伤早期在不对病人造成较大干扰前提下的简单清创方法。在早期创面处理时,除化学烧伤及合并毒素或严重污染者外,多采用简单清创,主要目的是清洁及消毒创面,清除残留异物及污染物,尽量减轻彻底清创刷洗创面对伤员的强烈刺激和危害。
(二)早期清创后创面的处理
(三)深度烧伤处理
烧伤创面暴露疗法(Exposure)
深Ⅱ度烧伤创面削痂(Tangential Excision)
足部肉芽创面刃厚植皮 (Free skin grafting)
(我这边就不放具体图片了,应该不会很重要)
(这后面是一个具体案例,可以稍微看一眼)